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案例分享

慢性腎病治療

黃景宏院長

 

63歲女性患者主訴慢性腎臟病,自42歲腎功能開始退化,肌酸酐指數越來越高檢驗結果指數從2.8慢慢退化到3.02再退至3.15。病人除了慢性腎病外還患有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因此屬於紅斑性狼瘡造成的腎臟炎症(lupus nephritis)。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狼瘡是一種可侵犯全身之自體免疫性疾病病程常具不可預期性有症狀表現不一的特性,疾病嚴重時好時壞,此名患者於得知自己有狼瘡腎炎的疾病後,開始接受西醫治療,包括西藥類固醇及高血壓藥控制病情,於113年9月開始於本院就診,醫師根據患者檢驗報告及自述身體狀況給予適合治療,服用中藥加上針灸治療後,腎功能逐漸改善,期間有因肺炎住院,腎功能一度退化,出院後水腫下肢循環差,所幸持續回診治療,目前穩定控制中。醫師認為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並減少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介紹狼瘡腎病的類型:

1.輕度病變:如少量蛋白尿或血尿。

2.中度病變:腎小管或腎小球的損傷,可能會導致蛋白尿和少量水腫。

3.重度病變:包括腎衰竭或急性腎功能不全,通常需要透析治療。

慢性腎病常用中藥包括以下:

當歸: 補血、活血效果

白朮:利尿作用、降血糖作用、抗血凝作用和抗菌作用

白芍:緩解疼痛的藥材,還有調節氣血、緩解疲勞、抗炎鎮靜等多種功效

茯苓:用於治療各種水腫及增加尿液排出,對於心臟、腎臟疾病而引起水腫的患者特別有效

北黃耆:保健功效主要是補氣益血,增強免疫力

丁豎朽: 清熱、利尿、涼血、解毒及消腫之效

針對此患者,醫生選用適合患者的中藥方治療,經過患者耐心服藥追蹤,病人的肌酸酐從原本的3.15慢慢進步到2.75,並持續保持穩定

醫生會視患者的病況去做治療根據每位患者身體的不同反應去做藥物上的調整,並適時的給予關心達到追蹤改善並穩定病情的效果

 

<以上為真實案例分享,已取得患者同意刊載,每位患者體質及需求不同,請就診搭配醫師建議進行診療>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Top
內湖電話 士林電話 大直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