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Facebook
案例分享

[痛經症顯著改善案例] 錦禾中醫 李主強醫師


案例分享

約20歲女性,因為深受月經來時嚴重的下腹疼痛困擾,而來就診。患者月經疼痛時需要服用止痛藥,而且也常伴隨月經前後不定時的頭痛。

患者平時較身邊的人怕冷,冬天有明顯的下肢冰冷現象,平時容易感到疲倦,天氣變化時有鼻過敏的症狀出現。

第一次就診時舌質偏紅、稍有齒痕,兩側脈皆重按無力。當時判斷患者整體偏屬虛寒,在下次月經來潮前,兩週以附子理中湯為主方,加上一週以四君子湯為主方,後經來時疼痛便減輕約一半。

因考慮患者經來血塊顏色暗,且欲使藥力達到患部深處,故改以四君子湯搭配少腹逐瘀湯為主方。服藥後第二次月經來前,我為患者開的方為:四君子湯3.5g、少腹逐瘀湯3g、蒼耳散2g、麻子仁丸1g、魚腥草3.5g。

當第二次月經來時,便完全沒有下腹疼痛的情形發生。惟仍有倦怠感。目前繼續追蹤患者情況,並希望能逐漸減少用藥。

 

醫師診治心得

痛經症因為屬於婦科病,基於《聖濟總錄》及其他中醫婦科名著中婦人「以血為本」的概念,治療婦科疾病多從治「血」的方向思考,民間「喝四物湯」(經典的治血藥)的概念便可見一斑,然而效果往往不如預期,不然就是相當緩慢。

然而在資深中醫婦科醫師賴榮年老師的臨床實踐上,發現「治氣藥」在治療婦科疾病上的重要角色,尤其對於痛經症,「四君子湯」系列往往比「四物湯」系列的方劑,能更快、更明顯的達到效果。

就像上述案例,在後期仍有搭配含治血藥的少腹逐瘀湯,然而全程皆以治氣的「四君子湯」為主要方劑,便在約兩個月的月經週期中達到顯著效果。

然而,在筆者臨床實踐上,也發現體質偏熱的患者以補氣藥治療,效果便不顯著。我想中醫還是得以辨證為基礎,治療才會精準。

只是到目前針對虛寒體質的痛經患者,補氣藥為主的治療,確實多能達到顯著效果。

在此分享以治氣來治血的重要概念,以期對同道有所幫助!

 

 

<以上為真實案例分享,已取得患者同意刊載,每位患者體質及需求不同,請就診搭配醫師建議進行診療>

Facebook Facebook
Top
內湖電話聯絡 士林電話聯絡